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路由協定是由IETF機構發展出來的。當初RIP路由協定設計單一路徑最多只有15個Hop節點,無法使用在大型 網路環境當中,因而發展出沒有節點限制的OSPF路由協定。
OSPF協定定義中,將一個自治系統(Autonomous System;AS)劃分成好幾個區域(Area),根據Router在相應的區域內作用,可以將OSPF Router 作以下分類:
直接相連的鏈路都屬於同一個區域,如圖中Area 1
當Router與多個區域相連時(Area 0-Area1,Area0-Area2,Area0-Area3)。不同區域要互通,需透過骨幹區域(Area 0)來轉送。另外,同一個區域的所有路由器都擁有相同鏈路狀態資料庫。
AS邊界路由器是與AS外部路由器互相交換路由資訊,不同AS之間是使用BGP路由協定
*另外,為什麼OSPF要將AS劃分成多個區域(Area),不同Area之間鏈路狀態資料庫是不相同的,因此ABR區域邊界路由器可以阻擋廣播鏈路狀態資料庫。
OSPF之所以沒有Hop節點限制,它是使用Link Status(鏈路狀態)演算法來建立及維護路由表資訊。以下有順序列出要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