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表

三個大步驟

  1. 先找到Root Bridge
  2. 再找Root Port(根阜)
  3. 再找Designated Port(委任阜)

比較原則

先比較RPC(Root Path Cost),再比BridgeID,再比PortID

決定Root Bridge

最小BridgeID就是RRoot Bridge。BridgeID(Priority[2Byte]+MAC Address[6Byte])

決定Root Port 根阜

  1. 由Root Port到Root Bridge最短距離(root Path Cost);RPC最小。
  2. 若RPC相同;就比較收到BPDU的BridgeID較小優先。
  3. BridgeID相同;就比較收到BridgeID的PortID,較小者優先。

決定每個區段的委任阜

  1. 同一個區網之間,RPC較小者。
  2. RPC相同,比較兩者Bridge的BridgeID最小者。
  3. RPC相同,BridgeID也相同,就比較PortID較小者。

總結

  1. 根橋接器(Root Bridge)每個阜都是委任阜
  2. 非根橋接器一定只有一個根阜(Root Port)
  3. 兩部橋接器之間的鏈路只有一個委任阜
  4. 凍結阜(blocking)還是可以收到BPDU
802.1d ->S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 ieee

有以下通訊阜狀態:
  - 轉送(forwarding)
  - 學習(learning)
  - 玲聽(listening) 
  - 凍結(blocking)
  - 關閉(disabled)


802.1w ->S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rstp

有以下通訊阜狀態:
  - 轉送(forwarding)
  - 學習(learning)

Spanning-Tree範例解析